24岁硕士变“公益达人” 已从事公益服务5年
何绍森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研究生。尽管年仅24岁,却已经从事公益志愿服务5年。
10月21日,何绍森在办公室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从大学一年级时担任志愿者教师,到后来参加“扶残助学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项目并成为骨干,再到后来成为“夕阳再晨”公益组织联合创始人,一路走来,何绍森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公益达人”。
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管理者,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何绍森所从事的志愿活动逐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何绍森觉得,不论以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公益志愿服务这条路他还将一直走下去。
“资深”的大学生“支教”
如今已是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夕阳再晨联合创始人的何绍森,形容自己志愿服务经历的开端,更像是无意中种下的一颗种子。
正如无数其他从家乡走出的大学生一样,2012年刚来北京读大学的何绍森,带着一双孜孜不倦的眼睛。大一的课程并不繁重,从福建宁德乡村走出的何绍森初次来到古都北京,在课业之余沉醉于数目繁多的名胜古迹。但何绍森发现,即使醉心于游览,一个大学新生的空闲时间仍有很多。
在同学的建议下,何绍森加入了所在学院的学生会。时值地大60周年校庆,何绍森与十几个学生志愿者在操场摆放了3000把座椅,初次品尝了志愿服务的艰辛和成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何绍森参与到学校义务支教的行列中,赴天通苑一所打工子弟小学担任思想品德志愿者教师。
六年级的课堂上,课堂纪律往往不佳,志愿者们需要一人维持纪律,另一人讲课,才能将课顺利上完。为了让孩子们专注下来,何绍森除了认真上课,还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记住课堂内容。
“老师这节课讲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每次上课,何绍森都将这三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临下课10分钟,让同学们写下回答交上。回学校后,何绍森都会一一在学生的回答上作批语,下次上课时再发给学生。通过这个办法,几堂课下来,学生的专注力明显提高,每次需要两人才能维持的课堂纪律,何绍森一人就能应对。
就这样,何绍森每周一下午都要坐1小时的地铁来到这所小学授课,不同于其他只是体验式授课的志愿者,何绍森坚持了3个多月,成了志愿者队伍中的资深“教师”。
“助残送教”带来的触动
初期的志愿服务打开了何绍森参与公益项目的窗口,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何绍森通过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平台组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四所高校常年开展“扶残助学送教上门”项目提供免费的送教上门服务。
不同于此前为正常学生上课的经历,在何绍森记忆中,第一次送教到残障儿童家中就给他带了极大的震撼。“项目针对的残障儿童往往残障程度极为严重,严重到连特教学校都没法上。”
在这些儿童中,有的是因先天疾病失去了语言能力、行走能力;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都需要家长喂食;其中有一位16岁的少年,因身体停止发育,身高只能到志愿者胸口位置;有的则有智力障碍,虽然20多岁了智力水平还停留在几岁。
教课的难度也比此前大大提高,且不仅局限于文化课内容。何绍森对接的残障儿童是一个14岁的男童,有智力障碍和行走能力障碍,每次都需要何绍森手扶着走路,以锻炼腿部肌肉。而有的志愿者,为了教一个儿童画一个首尾相连的圆,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当这个儿童学会画圆,家长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志愿服务中,教残障儿童练习说话也是难点。时间长了,何绍森与残障儿童形成了默契,能从其咿呀的发音中,判断其表达的意思。在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这位男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恢复,最终亲口说出了“谢谢”两字。
仅在2014年一年,何绍森带领全市193名志愿者为29个残障儿童家庭提供了1541人次、长达4623小时的志愿服务。
科技助老让“夕阳再晨”
早在2011年,北邮学生张佳鑫发起“夕阳再晨”公益助老项目,和志愿者们走进北京多个社区,义务教老人们使用电脑、智能手机。2013年秋天,何绍森结识了张佳鑫,随后与其一起组织成立了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和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科技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许多老人面前,科技生活似乎还很遥远。在夕阳再晨服务初期,何绍森他们发现,很多老人连电脑都不会操作,但其本身并不是不想学,而是没有机会。
“记得有一个老人,子女交代家里的电脑不能碰,一碰就坏。老人很纳闷,电脑显示器上的指示灯老是一闪一闪,到底关了没有?但在子女的交代下又不敢碰。”在夕阳再晨早期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免费到街道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老年人学习操作电脑,这样的荒唐事就没再发生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逐渐普及,教授老人如何用手机连接现代生活也成了志愿服务的内容。帮助老人使用手机、网上挂号、网上购物、网络约车,许多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成了网络达人,在现代生活面前毫无障碍,“基本上年轻人玩什么,我们就教老人玩什么。”
公益志愿服务之路将一直走下去
为什么热爱公益?一路走来,何绍森觉得,志愿公益服务本身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仅使自己增长了见闻、开阔了心胸,还实实在在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老师,你下节课还会来吗?”何绍森还记得大一做志愿者教师时,一个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课后这样对他说。他当时承诺,下节课一定来。结果,这个以前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不仅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还会认认真真做其留下的课堂作业,为的就是获得他这位老师的认可。那时,何绍森就觉得,志愿服务能够改变一些人、一些事。
在随后的“扶残助学送教上门”中,当自己所服务的残障儿童用清晰的语言说出“谢谢”时,何绍森的触动极深。“志愿服务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何绍森印象里,老人并非不好学、不能教,许多老人学起来非常认真,“80多岁的老人上我们的课,每次都用笔记本认真记笔记”。现在,何绍森手机上还经常收到老年学员发来的“作品”——一幅幅用图片软件制作的美图,甚至还有复杂的PS作品。这些都是何绍森继续从事公益的动力。
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管理者,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何绍森所从事的志愿活动逐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工作本身也极具复杂性。如今的何绍森,还是在读研究生,同时已经是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夕阳再晨联合创始人,同时因志愿服务获得无数荣誉。“如果不是从事公益活动,我的工作能力不会得到这么多提高。现在,不论工作多忙、压力多大,我都能从容应对。”
何绍森觉得,不论以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公益志愿服务这条路他都将一直走下去。